冷轧板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冷轧板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复旦大学思政课变脸大学生上瘾

发布时间:2020-02-20 23:47:40 阅读: 来源:冷轧板厂家

复旦大学思政课“变脸” 大学生上瘾

■本报记者 高毅哲

复旦大学教师张晓燕常常会做两个梦:

一个是本身上课迟到,在校园里狂奔;另一个则是,她正上着课,学生们背着书包就分开了。

不难看穿梦的意味:张晓燕担忧辜负这个课堂。

尤其是第二个梦,直接通往她内心最直白的忧虑:本身讲的课学生不爱听怎么办?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晓燕,今年33岁,主讲面向全体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令基础》。

这门被简称为“思修”的课,隶属于被无数大学教师谈之无奈、色变的大学必修课“思政课系列”。台上老师自说自话,台下学生或睡倒一片、或摆弄手机,成为很多学校思政课堂的“标配”。

还好,张晓燕的梦从没有酿成现实。

在思政课教师团队的努力下,2014年,复旦思政课教学改革项目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就二等奖。

这一成就表示在课堂上,就如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国希所言:“打造最出色的思政课堂。”

辞别照本宣科

看起来这是一场辩说会。

30名学生分成两方,围绕法令的“措施正义”和“实体正义”哪个更重要的问题,轮番发言。一方刚表达完观点,另一方就立刻辩驳。发言里,“聂树斌案”、“辛普森案”等中外轰动一时的案件纷纷跳出,被学生拿来论证本身的观点。

然而,这却是一堂属于张晓燕的思政课。她站在台下,仔细听取学生的发言,不时引导话题。

“措施正义”和“实体正义”并不是“思修”教材的内容。然而,在讲教材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令体系”时,为了让学生们从学理上理解法令体系,张晓燕插手了相关概念。

对教材内容加以富厚和拓展,是复旦思政课团队这些年出力进行的工作。针对4门思政课,他们编写了4本辅学读本,帮手学生更好理解教材精髓。

“过去的讲课方法太规矩,老师照本宣科,并且很多内容都和中学教材大同小异,经历过高考的大学生对此都很熟悉,兴趣不大。”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顾钰民已经上了快40年的思政课,他说,老师再也不死拿着教材上课,是思政课吸引学生的重要之举。

“我们从教材的每一章中提炼出大学生关心的理论热点以及思想上存在的疑点,把这些作为教学的重点。通过讲问题,讲清楚现象背后的理论。”顾钰民说。

慕课和翻转课堂的呈现,更让年轻的教师们跃跃欲试。

复旦推出了“思修共享课”,河南头条网消息:,将课程大纲内容精炼为若干部门,由教师别离讲授最擅长的内容,浓缩出36学时的在线课程,供学生自主学习。宿舍、图书馆、教室、食堂……学生可以在任何处所进行线上学习。别的,每学期教师要按期召集差异专业配景的各小组学生进行数次面劈面讨论、授课。

张晓燕喜欢这种授课方法。

就在“实体正义”和“措施正义”的讨论中,当注意到学生们似乎有将两者完全对立化的倾向时,她打断他们,进行了小结:“两者不能完全割裂,应该有机统一,追求最大限度的公平正义。”

在热火朝天的讨论中,她看到了学生的主动性,也能更精准地掌握课堂。

挖出思政课的潜力

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觉得,如果老师仅仅把思政课看做一门需要学生把握具体常识的课程,那么他将永远跳不出思政课难上的怪圈子。

“思政课要塑造学生的能力。”林尚立说,“做到这一点,思政课必然能上好。”

林尚立的一名学生就在复旦教思政课里的近现代史。林尚立建议他不要简单地讲近现代史,要试试把这门课和国家的生长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国家历史思维的训练,培养他们历史思维层面上的“传闻读写”能力。

恰好,林尚立的儿子考上复旦后,就选了这位老师的课。在一次翻阅儿子的课堂论文后,林尚立深感震惊。

论文主题是“你对国家成长历史的看法”。大一的儿子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林尚立从来没看过他写那么长——讲他对高考的看法,对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看法。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台设计

美国中部卡车展

美国卡车展